他曾是東旭藍天新能源工程管理負責人之一,因為對風電事業情有獨鐘,他義無反顧扎根項目建設現場,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奉獻給了東旭藍天的風電事業發展。
如今加入到碳中和事業部的開發團隊,成為新能源業務的項目“開拓者”。沉穩低調的言談背后,卻有著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作風。在所熱愛的工作領域里,不畏艱辛敢于拼搏,多年如一日地為之奮斗著。
“現在,東旭藍天就像一艘已經起航的巨輪,向著目標奮勇前進,這是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阻擋我們!”東旭藍天碳中和事業部開發三中心總經理高健堅定地說。
不懼新挑戰 攻堅克難開拓藍海戰場
隨著東旭藍天碳中和業務的不斷拓展,公司儲備了一批對風電業務精通的項目管理及技術骨干人員,高健就是其中一員。
2018年8月底,憑借這支業務過硬、勇于擔當的人才隊伍,東旭藍天在獲取阿拉善風電項目信息后迅速做出有力反應,與業主方溝通的同時配合資方進行了詳細盡調。在完成項目框架梳理的同時,公司項目工程人員第一時間進駐現場,及時配合業主方解決項目的困難和問題。
高健在項目簽約現場
從2018年10月進場到12月并網發電,施工建設時間僅3個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大規模的風電項目手續辦理和施工建設,其工作量之大、時間之緊、內容之繁多難以想象。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他們做到了。
憑借較好的口碑及技術管理能力,東旭藍天工程團隊緊接著又拿下合作方其他在建項目的技術管理服務訂單,僅此一項為公司創造利潤450萬元。
東旭藍天首個風電EPC項目——內蒙古阿拉善100MW風電項目為公司實現營收7個多億,該項目順利并網標志著東旭藍天在風電EPC工程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不畏難 迎難而上戰疫情搶發展
2019年12月,寧夏中衛風電項目取得核準文件。高健及團隊馬上從阿拉善轉戰至中衛,但由于遭遇新冠疫情爆發,項目前期手續文件辦理周期及人員、設備進場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萬事開頭難。這是高健對前期工作的精準概括。項目開工前要完善相關的開工手續,因疫情管控、鄉鎮領導換屆,推進過程困難重重。項目團隊全體人員都清楚地意識到,如果項目本年度不能投產發電,將無法保證取得補貼電價。
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高健與團隊沒有畏懼、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夜以繼日、眾志成城地想方法、謀策略、出主意、找問題,白天跑現場,晚上利用休息時間將項目手續辦理節點順序和施工方案進行反復論證和優化。
高健多方協調并先后拜訪發改局、鎮政府、環保局、林草局等10多家單位及部門進行溝通,在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各相關部門給予了大力的支持,項目完善了各項前期手續并順利開工。
高健與團隊人員在項目現場商討施工建設進展情況
高健及團隊人員在疫情管控上也絲毫沒有放松。他們嚴格執行當地政府防控要求,人員進場實名登記核查行程碼、健康碼,每天測溫登記。
每天晚飯時間,高健都要召集所有參建相關負責人開會,集中對當天手續辦理及各施工方面遇到的難題進行梳理并逐項解決,任務明確到人,避免權責不明,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保證工程質量,高健與項目部、監理單位員工主動放棄休息日,與施工參建單位同吃同住,確保項目建設過程中不留一絲隱患和風險。
項目施工建設現場
根據當地的風資源情況,要想建設一座發電量高的風電場,至關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微觀選址。
為了獲得準確的測風數據,要在零下20多度的氣溫下爬上10幾米的測風塔進行數據讀取。為確保項目取得最優的機位點方案,項目團隊與風機廠家每天在山里步行20余公里現場踏勘,完全依靠徒步翻越每個山頂,衣裳被樹枝割破是家常便飯,鞋子磨破幾雙。同時也會面臨40度以上高溫,濕透的衣裳都能擰出汗水。
“晴天烈日照臉龐,雨天泥地印兩行?!边@句歌詞就是工程管理團隊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
作為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高健和同事們盡管人數并不多,但是一樣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在做好現場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的同時,多方收集“打探”所負責區域內的新能源指標下發文件時間,提前與各地市政府加強保持溝通。
在短短的三個月內,他們先后奔波8個省份、23個縣市政府,相繼與政府簽訂投資開發協議,為后期獲取新能源項目指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畏險 嚴守項目陣地直面挑戰
對新能源項目建設來說,地勢險峻、霧大、雨雪多、大件設備運輸難、生態環保等一直都是難題。
2021年8月的一天,中衛項目現場出現大范圍降雨,當日防汛安全巡查車輛行至進場道路3公里處發現了約20米長的嚴重塌方路段,下面是100多米深的溝壑。
高健得知這一重大安全隱患后,立刻安排專人監視塌方情況,利用警示器材進行區域警戒,同時調用施工隊伍的機械和工人連夜冒雨進行搶修和堵截洪水。因為搶險及時,本次嚴重的地質災害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施工進度也未受到任何影響。
受當時唯一運輸道路永大公路路寬影響,葉片的運輸也同樣是一大難題。永大公路道路寬4米,主路最大坡度18%,彎道多,彎度大。3.0兆瓦風機葉片長達75米,4.0兆瓦風機葉片為82.5米,運輸要求極高,轉彎半徑要大,不能有任何障礙物。從定武高速進入國道開始,大件運輸就需要專人全程跟蹤、指揮。
短短二十公里的路程,運送一片就要耗時十個多小時。車流量大、道路險,每運送一次葉片,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為了確保運輸安全,高健派出專人全程監護,保障路口有指揮,車前有人開道,車上指揮、操控,車后有人跟蹤收尾,確保了葉片質量和運輸人員的安全。
赴新程 追逐夢想的他們一直在路上
“干一行,專一行”,是高健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在任職工程管理中心期間,高健積累了豐富的風電項目管理及建設施工經驗,“說到工程管理和建設施工,找高健準沒錯”這是同事和合作伙伴對他最深刻的印象。
如今真正參與到新能源業務的項目開發工作中,每天奔走在拜訪客戶、回訪合作伙伴的路上,辦公室、會議室,甚至在車里、宿舍里…高健抓住一切時間和機會,整理拜訪記錄、市場開發信息等記錄。
他直言,挑戰只是剛剛開始。藍圖繪就,正當揚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需策馬揚鞭。站在新的起點上,高健看到的是更遠的未來。
如何將已有的經驗變為項目開發優勢?是否要將現有團隊完善成為具備開發、管理、建設、運營全鏈服務能力的團隊?太多的問號,需要高健和他的團隊一起去破解。